从尼罗河到黄浦江,埃及大展的“法老”是怎样来上海的?-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尼罗河到黄浦江,埃及大展的“法老”是怎样来上海的?

从尼罗河到黄浦江,埃及大展的“法老”是怎样来上海的?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前幕后 2024-06-18 10:55:42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乐梦融  

备受瞩目的埃及展文物6月16日晚间顺利运抵上海。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未展先火。这是上博首次前往非洲大陆实现文物点交,6人团队20天内在55℃的高温下奔波于两片场地,将788件文物核对并打包进91个板条箱,为超级大展的启动完美开局。

图说:文物运抵上海

“我没有想到我们在埃及国家博物馆文物点交的场景会被‘围观’,有博主说快要把埃及博物馆的好东西搬空了,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上博保管部副主任赵岑瑒说。

三周时间,上博团队需要在埃及国家博物馆和开罗以南的塞加拉文物仓库完成788件文物的点交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作为上博赴埃团长,赵岑瑒和她的同事们打了一场“硬仗”。“上博展览部、保管部、考古部都派出了精兵前往埃及,主要工作是点交文物,逐一清点,完成交接。看埃及方面提供的文物是不是与合同一致,记录下每一件文物的现状,包括已存在的瑕疵裂缝等。”来沪的这批文物不是崭新商品,历史长远,文物身上有一些裂痕、剥落都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瑕疵记录下来,以便毕展后完璧归赵。

图说:埃赫纳吞巨像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下同)

相对于有专家把关的瓷器、书画、青铜器等中国文物,这次的文物种类也超出了以往的经验范畴,赵岑瑒说,“埃及文物属于另一种体系,我们对材质、保存状况并不是很了解。比如最早开箱的彩棺,只能暴露在空气中1分钟。中国是没有收藏这类棺椁的,它不仅是木制的棺材,而且它还有彩绘。”此次展出的文物小到1厘米的圣甲虫,大至超过3吨的卢卡索雕像,一些文物极易破损,不同材质依赖不同的保存或加固法,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运输文物使用了量身定制的箱子,采用包机将文物安全运达中国。这一次古埃及文物的直接展出,旨在更好呈现古埃及的故事,让观众沉浸式地穿越回神秘的古埃及王朝。

图说:彩绘人形棺

一场跨越山海的守望,尘封在箱中的文物走过万里,只为与中国观众相见,神秘的尼罗河文明在长江之畔揭开了它的面纱。上海博物馆希冀以真实文物呈现真实的埃及,人民广场馆更是打通了一楼整层的空间3000平方米,相当于原先1号展厅 青铜馆 雕像馆的总面积,共同为观众揭秘古埃及文明面貌,开启一场难以忘怀的壮丽旅程。(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实习生 卫蒋瑶)

编辑:沈毓烨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