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奥运故事丨攀岩:始终向上的岩壁芭蕾-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普通人的奥运故事丨攀岩:始终向上的岩壁芭蕾

普通人的奥运故事丨攀岩:始终向上的岩壁芭蕾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4-05-14 12:54:3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厉苒苒  


周末的攀岩主义攀岩馆中,前来训练或者消遣娱乐的攀岩爱好者络绎不绝。攀岩被称为“岩壁上的芭蕾”,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以及白领的喜欢。

图说:攀岩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下同)


动手动脚动脑


10米高的岩壁上,错落分布着无数个彩色的凸起小点,就好像调皮的孩子打翻的颜料盘。几位攀岩者正趴伏在岩壁上,就像科幻电影中的蜘蛛侠,有了盖世轻功。这群攀爬者年龄都不大,一个个却颇为老练。热身之后,在教练的指导下,穿戴安全带与攀岩鞋,小朋友们犹如岩壁上的小精灵,一会就登顶了。

青少年是攀岩群体中的一个生力军。他们中,有从小就特别喜欢攀爬,被父母带来“放电”,进而爱上攀岩运动的。也有父母想“另辟蹊径”,寻找小众运动而找上门来的。在现场看着女儿一次次攀爬、登顶,陈女士不断为孩子加油,她告诉记者:“攀岩就是在一次次掉落中向上的。”她笑言,失败多了,以前爱哭的女儿也不怎么爱哭了,“是攀岩塑造了她的坚韧”。

在陈女士看来,攀岩不光要手脚协调,更要用脑子。她说:“你会用脑子去记路线去记岩点,然后思考怎么去爬最省力——其实是智力和体力的结合。在岩壁上,遇到任何挫折困难都需要自己思考、立即解决,这也让孩子能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

攀岩主义攀岩馆成立于2010年,已经累积下不少铁杆粉丝。值得一提的是,攀岩主义攀岩馆已与上外静小、浦东新区二少体攀岩队建立训练合作关系。目前,少体校训练队共有79人,俱乐部训练队55人,学校合作兴趣班120人,长期在攀岩馆进行训练。将青少年攀岩训练标准化、体系化与专业化,致力于训练、选拔、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在攀岩这个项目上,上海正尝试一条社会办训、体教融合的全新赛道。


更高更快更强


攀岩在上海有多热?用一组数据就能看得出。3年前,全市攀岩馆的数量不足40家,而就在去年一年间,新增的就有三十多家——就在攀岩主义方圆一公里内,就有5家攀岩馆在营业。

工作就在周围的南京西路商圈,白领刘小姐一周会来两次攀岩馆,“相比简单重复的健身房撸铁,我更喜欢每一次都有不同挑战的攀岩。”攀岩主要靠脚和腰配合发力,讲究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很多初次攀岩者,经常会靠手臂发力,手臂很胀,爬完一次就爬不了第二次。而对于想要瘦身减脂的白领而言,攀岩绝对是一项效率很高的运动,“攀岩是全身运动,不会像健身房锻炼让某一块肌肉很突出,而会让手臂、腰部、腿部、背部、腹肌、三角肌都锻炼得非常好。”她笑言,经常攀岩的朋友中,很多都是魔鬼身材。

专注,是攀岩者另一个共同的特点。“专注于当下,这样的心无旁骛对于现在浮躁的都市人而言,实在难得。攀岩有点类似更激烈的冥想。”

头顶,是不同色彩对应的点标,时间一长就有些晕眩,而如果爬到半空,看到脚下的高度,更有可能会让初学者立马腿肚子哆嗦,打起退堂鼓。咬紧牙关,将整个人挂在岩壁上,很多时候,都需要几次尝试之后,甚至屏息小小跳跃一下,才能攀上更高一层……刘小姐坦言,当真正登顶那刻,会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放松感。

对于越来越“老龄”的奥运会来说,攀岩运动有着年轻的历史和年轻的参与人群,攀岩入奥的背后正是看中了这股新鲜血液的年轻和时尚。在城市的一角全力以赴,挑战曾经遥不可及的顶点,以更高更快更强为名,攀岩运动给自己一个向上的理由。(新民晚报记者 厉苒苒)


编辑:沈毓烨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