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作者编者 | 张涛甫:敬惜文字 润泽文心-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读者作者编者 | 张涛甫:敬惜文字 润泽文心

读者作者编者 | 张涛甫:敬惜文字 润泽文心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张涛甫   2024-03-10 14:44:06


“《夜光杯》美文征集活动”的活动设计很别致,主办方把活动场地放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置身于94年前鲁迅演讲的地方,顿时有强烈的时空穿越感:古旧简朴的讲台,写满粉笔字的小黑板,以及孩子们合唱《卖报歌》,迅速将我们拉回到90多年前的历史氛围之中。青年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遥想当年,左翼革命青年,以笔为枪,将青春与才华倾注于革命事业中。把启动仪式放在这样的氛围里,将活动的底蕴做深做厚了,也赋予“青年写作计划”以深长的意味。

很巧的是,新民晚报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同岁,都是创办于1929年。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是中国报纸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副刊,自1946年创办以来,星光璀璨,大家云集,在圈内圈外享有盛誉。这次,“《夜光杯》美文征集活动”面向高校及写作机构发起“青年写作计划”,旨在促进全国青年学生的交流与文学素养的提升,促进青年原创文学发展,其意义非同寻常,基于复旦新闻学院与新民晚报的特别缘分,也因为写作计划的旨趣和动意切中时需,我们首先响应,乐见其成,并积极发动同学投身这个特别有意义的写作计划。

有人把21世纪定义为“当下主义”时代,这里的“当下主义”是指:人们会将重心转到当下这个时刻、现场体验以及当下最值得关注的东西。人人关注眼皮底下的瞬间风景,不会关心明天的云卷云舒。造成这种当下主义困局的主因,与快速迭代的传播技术变革不无关系。哲学家韩炳哲也说过,数字化的全联网和全社交并未使人们更容易遇见他者,相反,它恰恰更便于人们从陌生者和他者身边经过,造成“他者的消失”。人人关注的只是当下和自己,罔顾他人的存在,对公共问题失去兴趣。

我们知道,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在长时间里是由文字承载的,也是由文字成就的。当新的媒介技术放大、扩张了人类感知和表现世界的通道之后,文字的通道几乎被整个挤占了,文字对于生活和世界的能见度和介入能力也变弱了,文字表现力严重弱化。我们习惯了读图和视频,严重怠慢了文字,我们的文字写作能力也重度衰退,我国传承几千年的美文传统日渐稀薄。

近日,中国青年报公布的一份社会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1333名受访青年中,53.3%的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过半受访青年认为阅读量少和依赖网络语言及表情包是“词穷”的主要原因。很多大学生的写作峰值是在高考,进入大学以后,失去高考作文压力,写作能力大面积掉线。在我看来,“夜光杯·左联·青年写作计划”是一次写作“打捞”行动,也是一个“筑底”工程,这个写作鼓励青年写手以“纸和笔”抒写真善美,用“小文章”表现“大时代”,再现中国文字之美,传承中华文脉。

不谋而合的是,复旦新闻学院本科生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举动,就是在专业写作之前,加开一门《新读写》课程,其用意就是要加强学生写作能力训练。我一直认为,写作能整体展示写作者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旨趣,也能从一定维度检验写作者与时代和文明的连接能力。写作训练的是大学生的整体思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当下主义”盛行的今天,尤其要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夜光杯青年写作计划”是一场“及时雨”。我们愿意把这场写作行动在大学和社会上推广开来,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写作者能够沉入时代的腹地,从时代地心,导出思想的岩浆和情感的地热,展示文字的美丽,彰显中华文明的魅力。(本文系作者在《夜光杯》美文征集活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点击下方图片,一键参与《夜光杯》美文征集活动!


编辑:史佳林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