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引发的“沪语热”如何延续?政协委员建议: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培养少儿“沪普双语”用语习惯-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繁花》引发的“沪语热”如何延续?政协委员建议: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培养少儿“沪普双语”用语习惯

《繁花》引发的“沪语热”如何延续?政协委员建议: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培养少儿“沪普双语”用语习惯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4-01-24 15:12:25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近期,随着电视剧《繁花》的热播,沪语文化的魅力重现大众视野。上海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不能像一部爆火的电视剧或文艺作品一样,只是短暂地引起社会公众的讨论。如何长久地、持续地推广和保护上海方言,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小荧星集团总经理沈莹建议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培养少儿“沪普双语”用语习惯。

在前期的调研中,沈莹委员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公共场合都选择使用普通话,学生使用上海话的比例并不高,即使在作为方言壁垒的家中,也只有3.8%的学生可以完全使用上海话,还有38.4%的学生则是普通话和上海话混合使用。

图说:上海市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学生表演沪语童谣 资料图

上海话在家中的传承也显出尴尬,有近20.0%左右的家庭父母双方有一人是上海人,但小孩却不会说上海话;更有34%左右的学生在上小学前只会说普通话,在母语习惯上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方言,且年龄小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更多。这说明,上海方言教育的效果不佳,教育界各方人士需要继续探索新方法,开发出能够切合儿童认知发展、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和生活趣味的沪语教学课程,以提高少儿群体对上海方言的认知度和兴趣度。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标,沉淀生活记忆,凝结深厚情感。面向少儿群体推广上海方言传承,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还能够丰富语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推动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沈莹委员建议,幼儿园、小学时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高速期,上海过去有大量口口相传、脍炙人口的沪语儿歌、童谣,利用课前十分钟、课间休息等时间,学校应该鼓励孩子们传唱沪语儿歌、童谣,在童谣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上海的方言和上海传统文化习俗。

在沈莹委员看来,学校以及社会有关团体,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方言文化展览、创设沪语社团等活动,举办方言知识竞赛、方言配音大赛、方言歌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沪语应用语境,在实践中感受方言的魅力。学校的沪语推广可以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联,建立相对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励孩子们学习上海方言,促进家长们支持孩子学习上海方言。

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庭对方言学习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重要。沈莹委员表示,不仅能让年轻一代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母语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还可以提高少儿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自信地表达自己。

沈莹委员建议,推广沪语课程,应以趣味为导向,以专业为基底,鼓励沪语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的创作和宣发,而专业权威的指导也必不可少。上海并不缺乏方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诸如钱乃荣教授、褚半农先生等,他们不仅著有沪语研究方面的相关书籍,也经常在一些论坛中发挥着积极能量。我们应当深入挖掘这些方言研究方向的专业资源,做好与业界资深人士的联动工作,从而使沪语推广的工作有所依、能深远。

新民晚报记者 方翔

编辑:黄佳琪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