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在沪举办

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在沪举办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3-09-27 19:48:5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杨一帆  

9月26日,外交部依托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在上海举办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伊拉克前总理阿卜杜勒马赫迪,约旦前经济事务副首相阿纳尼,阿曼前新闻大臣哈萨尼,阿盟助理秘书长哈立德,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李琛,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上海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等出席。来自中国和17个阿拉伯国家的专家学者与会。

主办方供图

“一带一路”造福阿拉伯国家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表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中方愿同阿方一道努力,以落实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阿峰会)成果为契机,共同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发展、开放包容、绿色创新、互学互鉴之路。欢迎阿拉伯国家积极参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做出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李琛表示,改革和发展,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全球化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给出的开题思路,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目前,中国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2年中阿贸易额超过了43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了30%,比十年前翻了一番。中阿双向直接投资存量超过了300亿美元,比十年前增长了近3倍。

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表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是阿拉伯国家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是中阿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推进构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强调,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当代任务和发展方向,这三者构成了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和理论基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建设命运共同体时需发扬各自的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当代的理论创新,让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话语权掌握在中阿人民自己手中。

阿拉伯世界关注中国发展模式

伊拉克前总理阿卜杜勒马赫迪表示,同西方殖民主义道路相比,中国从不为了自身的利益攫取他国的资源,为了一方的利益而牺牲另一方的利益,而是呼吁自己和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

约旦前经济事务副首相、前外交大臣阿纳尼表示,“我们阿拉伯人知道,我们同中国的关系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历史上阿拉伯国家就是一头连接欧洲,一头连接中国的纽带,这种关系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贸易、商业关系,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和文明根基的。”

据统计,中阿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实施200多个大型的合作项目,打造了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中国沙特延布炼厂、阿布扎比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等一批旗舰项目,合作成果惠及了双方将近20亿人民。

阿拉伯国家联盟助理秘书长哈立德表示,阿拉伯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是促进发展,加强经贸投资、金融、工业、交通运输、能源、自然资源、环境、农业等各领域合作的典范,旨在实现互利共赢。对阿拉伯国家更有意义的一点是,“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扶贫减贫和粮食安全。

去年12月,首届中阿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阿盟发表声明称,峰会将加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埃及金字塔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国际研究部主任艾哈迈德·甘迪勒对中方即将到来的国庆节表示祝贺。他认为,中阿元首会晤体现了双方深化团结协作、携手共同发展的强烈意愿。双方在未来几年还将大力加强在可再生资源、科技领域的合作,例如阿拉伯国家可以从中方大量进口太阳能电池板。此外,双方可以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展开合作。

中阿改革发展论坛曾于2018、2019、2022年举办了三届,为中阿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搭建了有效平台。据统计,六年多来,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聚焦研修培训、人才培养、智库研究和人文交流四大平台,累计为385名阿拉伯国家和阿盟中高级官员提供培训;为“z世代”中阿青年量身定制人才培养项目,构建语言学习、高级翻译、中国学、区域国别学四大类人才培养体系;先后有31批、共计221人次的阿拉伯国家前政要、智库和主流媒体代表团访问中心,中心学者9次出访阿拉伯国家知名智库和高校,在增进中阿人民正向认知与互学互鉴方面做出了贡献。

新民晚报记者 杨一帆

编辑:黄佳琪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