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进国企 | 点滴之水聚成河 红色农信润四方-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红色文化进国企 | 点滴之水聚成河 红色农信润四方

红色文化进国企 | 点滴之水聚成河 红色农信润四方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2-08-23 16:13:19

来源:新民晚报  

为深入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市国资委党委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一大纪念馆、新民晚报社等共同开展“红色文化进国企——上海国资系统红色资源挖掘传播与开发”活动,深入挖掘上海国资国企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讲好上海国企发展中的红色故事,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本期“红色印迹”是上海农商银行选送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开展农业农村建设而发行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股票,是上海进行土地金融革命的生动记录。

红色物件:农村信用合作社股票、股金证

红色基因传承者:上海农商银行

红色物件年代:20世纪50年代

红色物件印迹:红色农信事业的起步资金

1954年崇明县向化区花仑乡信用合作站发行的股票

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洋泾区泾南乡信用合作社社员证

1949年冬,解放后上海地区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真如区信用合作社筹建成立,红色农信开始在上海这座城市生根发芽,并持续经营至今。

20世纪50年代信用社下乡服务的场景

从1950年冬开始,全国陆续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生产有了初步发展,但是国家银行的机构还没有普遍延伸到农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资金得不到妥善解决。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重点试办信用合作社。随后,全国信用合作社运动出现了一个发展高潮,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上海的郊区。这一时期的农村信用社,资本金由农民入股。通过1元、2元的起步资金,到1956年前后,上海地区已是乡乡有农信社,为社员的生产生活服务。

1955年松江县新五乡信用合作社

上海农信扬帆启航,成为上海金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21年度上海市文创项目——上海国资系统红色基因挖掘传播与开发”专题报道

编辑:杨喻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