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第一 | 1996年夏,上海第一辆公交空调车上路,全城轰动-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上海的第一 | 1996年夏,上海第一辆公交空调车上路,全城轰动

上海的第一 | 1996年夏,上海第一辆公交空调车上路,全城轰动飞入寻常百姓家

城生活 2019-04-04 17:13:0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曹刚  

图说:57岁的陈志,是上海第一辆公交空调车驾驶员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曹刚 摄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1996年7月23日,上海第一辆公交空调车出现在巴士五公司的46路上,往返于人民广场与共和新路临汾路之间。57岁的陈志,1987年坐进46路驾驶室,至今从未离开,亲身经历了上海公交近30多年的发展与变迁。上海第一辆公交空调车,正是在他的操控下,缓缓驶出车站,迈出历史性的第一步。

右臂生痱子左臂墨墨黑

“我刚参加工作时,开过汽油公交车,动力不足,爬不动坡。”西藏中路北京东路附近有一座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泥城桥,让陈志印象深刻。“上桥的坡度很陡,一旦遇到堵车,重新启动时经常就爬不上去了。”那时的乘客对此都习以为常,发觉车子停在半坡,很多人都会自发下车,跑到车尾帮忙一起推到桥顶,再重新出发。

汽油车不久后改为柴油车,动力强劲了,陈志操控起来也顺畅多了。不过,他和同事们那时想也不敢想,酷暑寒冬,还能在车里吹空调。直到33岁那年,他迎来人生高光时刻——幸运地被挑选为上海首辆公交空调车的驾驶员。

90年代中期,上海只有一条地铁,公交仍是市民出行的主要选择。驾驶员最怕三伏天,“驾驶座旁边的发动机就像蒸笼,终点站把冷水毛巾放在引擎盖上,不到一站路,就烤干了。还有不少驾驶员欢喜把湿毛巾盖在头上,其实没啥降温效果,纯属心理安慰。只要大热天,我右手臂和大腿生满痱子,左手臂晒得墨墨黑。”

乘客也怕酷暑日,特别是早晚高峰,车内温度经常超过40℃,满满一车厢人像被塞进了密不透风的沙丁鱼罐头。“发动机不但热,还会产生灰尘废气,下班第一件事,先洗鼻子,水洗出来都是黑的。”陈志的老搭档李玮补充说。

改装成爆款全天皆高峰

期待公交车里装空调,渐渐成为驾驶员和乘客的共同呼声。

1996年,巴士五公司与一家合资空调设备企业合作,选择了一款功率较大的柴油车,尝试改装。从性价比和操作性上,改装都不失为一条捷径。

在车顶加装空调,耗时约一个月,陈志全程参与。他对面前那辆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家伙充满了好奇,对改装后的实际效果心里没底。

进入7月,天气渐热,空调车初具雏形。坐上驾驶室,陈志迫不及待地发动,努力感受空调的凉意。果然,降温效果明显,但操控起来却有点伤脑筋。“空调发动机不是独立式的,也没操控面板。”陈志解释,自己必须一直脚踩油门,空调才能正常运转。“车辆在怠速时,也要放空挡,轰油门,丝毫不能放松。”

首辆公交空调车一经推出,即成爆款,“当天就引发全城轰动”。陈志回忆,有些市民穿越好几个区,专程体验空调车;有些乘客看到非空调车进站也不坐,宁愿在站台多等一个小时,只为尝鲜;还有不少人哪怕只坐一站,也心甘情愿花双倍车费(普通车1元,空调车2元)。

那年夏天,上海一共改装了3辆空调车,成为街头最热门的流动景点,从早到晚几乎没有平峰,陈志天天忙得不可开交,收入也明显增加。

空调全覆盖车型更高级

早期的公交空调车,发动机功率较小,制冷效果不稳定,公交管理部门及时整改或淘汰配置差的车型,推出多款改良版本。随后,空调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并经历多次升级换代。“没过几年,只要一到天热,非空调公交车的生意就变得特别冷清。”陈志感慨道。

公交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1500辆中巴退出内环线内的营运线路,全部更新为空调车;到2008年底,全市公交空调线路已达816条,占总数的77.13%;空调车的数量达到13523辆,占总数的81.6%,市中心区域再也找不到一条非空调线路;到2013年,上海非空调车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近些年的申城公交,已不仅仅满足于提供“冬暖夏凉”等基本的乘车舒适度,在智慧化和环保性上大踏步前进——电子候车屏能准确预报来车拥挤度,电子站杆和公交app预报车辆到站的时间越来越准,以纯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智能公交车逐年增多……

陈志和李玮目前仍在驾驶柴油公交车,但去年都接受了新能源车的专业培训,近期可能更换车型。他们都已做好准备,随时迎接新挑战。

空调车从只有三辆到覆盖全市,能源从汽油、柴油到混动、纯电,上海公交不断蜕变,在承载城市变迁印记的同时,也在市民乘客心中留下了许多难忘回忆。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曹刚


【巨变见证者】

驾驶46路公交车,在共和新路上来回千万遍,从业32年的陈志,见证了上海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

沿途环境在变。彭浦新村周边从荒芜农田变成热闹居民区,共和新路从四车道扩到六车道再到八车道,南北高架从无到有……

高峰时间在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沿线工厂较多,许多三班倒的工人乘车,全天有多个小高峰。随着多数工厂搬迁或关闭,客流高峰也集中到了早晚时段。

车内外拥挤程度在变。以前路上很少堵车,单程只需三四十分钟;但车里很挤,驾驶员常要下车帮忙“踢屁股”才能关上门。如今正相反——路上比较堵,特别是下雨天,单程要开1.5到2小时;车里空了,因为地铁网络日益发达。“每个早高峰,从岭南路保德路的46路区间车起讫站开始,前5站很挤,但一到共和新路闻喜路,车厢马上就空了,因为很多乘客下车去换地铁了。”陈志笑言。

编辑:任天宝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